在最新一期的篮球分析播客中,《华盛顿邮报》资深记者本·戈利弗与开拓者随队记者迈克·里奇曼就波特兰的建队策略展开了深度探讨。戈利弗直言不讳地指出:"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玫瑰花园球馆,看到的是一支在重建与竞争间摇摆不定的球队。"
本赛季开拓者的操作确实耐人寻味。管理层的系列动作包括:以4年1.76亿续约杰拉米·格兰特、送走安芬尼·西蒙斯、签下欧洲中锋杨瀚森。这些签约虽各有价值,但戈利弗质疑道:"为何在完成年轻化改造后,又考虑带回年满33岁的达米安·利拉德?这种矛盾的操作逻辑令人费解。"
数据显示,上赛季开拓者仅取得36胜46负的战绩,在竞争激烈的西部排名第13。尽管球队通过选秀得到了潜力新秀斯科特·亨德森,但这位2022年探花的成长轨迹尚不明朗。戈利弗分析称:"亨德森展现过惊艳的传球视野,但其不稳定的投射能力(上赛季三分命中率仅31.2%)仍是硬伤。"
值得一提的是,利拉德此前曾公开表示愿以"球员导师"身份回归。不过联盟消息人士透露,这位六届全明星的真实诉求仍是争夺总冠军。这种定位差异使得潜在的合作充满变数。一位不愿具名的西部球探评价:"让拿着顶薪的巨星扮演助教角色?这在NBA历史上尚无成功先例。"
财务层面,开拓者目前薪资总额已达1.42亿美元,距离奢侈税线仅差860万。若执行利拉德剩余的3年1.42亿合同,球队将彻底丧失阵容灵活性。体育财经专家马克·斯坦因指出:"波特兰正处于典型的'中产陷阱'——既无争冠实力,又不愿彻底推倒重建。"
有趣的是,在联盟29位总经理的匿名调查中,有72%的受访者认为开拓者应该彻底重建。但球队CEO克朗基似乎更倾向折中路线,他在季票持有者见面会上强调:"我们要在培养新秀和保持竞争力间找到平衡。"这种骑墙态度或许解释了为何他们的操作总是充满矛盾。
上一条:热火新星哈克斯自曝护发秘诀:从日常清洁到科学养护的转变之路